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
朋友圈
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
一千多年前,為百姓祈雨而獻身的莆田東莊籍女子陳靖姑,被兩岸人民尊稱為“婦幼保護神”——臨水娘娘。歷經千年傳承,陳靖姑文化已深深融入兩岸人民的血脈中。座落在莆田市秀嶼區嵩山寺的陳靖姑祖廟,至今仍保存着一尊陳靖姑木雕神像,背面鐫刻“宋真宗鹹平二年(999年)”。陳靖姑那火熱心腸、與人為善、關注民生、不惜捨身的精神,也在東莊這片土地上流淌。
11月24日,莆田市秀嶼區東莊鎮第二屆陳靖姑文化節在陳靖姑祖廟隆重開幕,陳靖姑信眾齊聚一起,同心祈福。
當天上午9時整,祭祀典禮儀式拉開了東莊陳靖姑文化節的序幕。在陳靖姑金身像前,兩岸陳靖姑信眾虔誠進香祭拜,共同祝福兩岸風調雨順,人民幸福安康。
陳靖姑祖廟董事會董事長陳德良:我們每年都舉辦陳靖姑文化節,每年也都有幾千的陳靖姑信眾從海內外四面八方來到嵩山寺朝拜。有孩子問我,為什麼一個地方性的傳奇人物,能千餘年一直流傳?並且成為護佑一方百姓的女神?因為她是為人民服務,她是為仁義獻身。唐末年間的陳靖姑,為了百姓蒼生的利益不惜獻身。這就是信念的力量。這就是“大善”和“大義”的偉大昇華。大愛之神,永遠活在人民的心裏。陳靖姑的大愛精神,影響我們世代的東莊人。千百年來,她所留下來的習俗,也保留至今。我們作為東莊鎮的一分子,我們有責任,有義務去傳承並弘揚陳靖姑的精神。為振興鄉村經濟,為繁榮鄉村文化,建設幸福家園,貢獻自己的力量。
隨後的文藝展演中,兩岸信眾帶來的車鼓表演、舞蹈《仙姑媽千秋頌》等節目,傳遞着濃濃的和諧情。
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客座教授,福建省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,福建省政協特邀委員吳清菊:“陳靖姑的文化在台灣也深具影響力,這次我能夠代表台灣來陳靖姑的祖籍地參加這一次的文化節,我想這對兩岸的進一步交流有着很大很大的意義,回到台灣,我希望傳播這個文化,讓更多的台灣人瞭解到莆田陳靖姑。陳靖姑的信仰在海峽兩岸所發揮的巨大影響力,能夠促進兩岸交流,兩岸共同互利雙贏。我願意把這一次的陳靖姑文化節活動帶到台灣去,讓台灣的民眾更加的瞭解兩岸人的這份融於血的親情,我們除了有同胞情,還有友情,還有兩岸濃濃的宗教情。”
在民間,陳靖姑扶危濟困、治病救人的義舉在福建一帶廣為流傳。隨着福建人遷居台灣,這一信仰亦深刻地影響着台灣民眾。目前,台灣島內祭祀陳靖姑的宮廟大約有400多座,配祀有臨水夫人神位的寺廟更多達3000多座,嵩山岩陳靖姑祖廟為“省級文物保護單位”。近年來,台灣同胞來東莊嵩山陳靖姑祖廟朝聖者眾多,通過請香接火儀俗的載體作用,兩岸人民增進了情感交流和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。陳靖姑信俗成為推動兩岸文化經濟交流合作的紐帶和橋樑。
今天的東莊人,除了祭祀紀念外,還在進一步挖掘和傳承陳靖姑文化的精髓。東莊鎮政府結合愛國愛鄉精神的弘揚,特地成立了健康產業總會文化園,倡行孝老行善的各類義行善舉,結合“金山銀山,不如綠水青山”的認識與行動,利用本地充裕的土地優勢和千百年來的中草藥資源,東莊人在持續開發中草藥種植基地,以振興鄉村文化,改善宜居環境,建設幸福家園。(通訊記者:黃丹丹張明華 郭寶福 林劍武)